国家信访局网上投诉平台(手机信访)是由国务院直属机构运营的官方信访渠道,旨在为公民提供便捷、规范的诉求反映通道。平台遵循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原则,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信访事项的提交、跟踪和反馈,覆盖民生问题、政策咨询、权益维护等八大类诉求,年受理量超千万件。
1.全时域覆盖
7×24小时在线提交,突破传统信访窗口工作时间限制,农民工欠薪、突发民生问题等紧急事项可随时反映。
2.全流程透明
每件信访事项生成专属查询码,可通过网站、短信、微信实时查看办理进度,消除“石沉大海”的担忧。
3.全域化受理
支持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跨地域投诉,异地务工人员无需返回户籍地即可解决问题。
4.智能化引导
智能表单自动识别问题类型,关联《信访条例》条款提示合法维权边界,降低无效投诉率。
1.区块链存证技术
2023年升级的3.0版本引入区块链技术,投诉内容、处理过程全程上链,司法机构可调取作为法律证据。
2.智能预审系统
通过NLP(自然语言处理)自动筛查重复投诉、涉法涉诉事项,引导用户至仲裁、诉讼等更高效渠道。
3.多端融合服务
除PC端网站外,同步开通“国家信访局”微信公众号、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等移动入口,老年人可使用亲友代提交功能。
步骤1:实名认证
进入官网点击“注册”,使用身份证+手机号完成人脸识别认证(港澳居民可用回乡证,外籍人士用护照)
步骤2:精准填单
选择“投诉请求”或“意见建议”分类
按模板填写:时间(精确到日)+地点(具体到街道)+诉求(分条陈述)+证据(上传图片/录音/视频,单文件≤50MB)
步骤3:进度追踪
保存系统生成的18位查询码,通过“办件查询”通道查看当前状态(待受理→转交中→办理中→已答复)
Q1:投诉会被打击报复吗?
A:平台采用分级保密机制,涉及基层工作人员的投诉自动屏蔽被投诉方信息,举报贪腐等重大事项可申请纪委监委介入保护。
Q2:哪些问题不受理?
A:依法应当通过诉讼、仲裁、行政复议解决的;正在审理或已终结的司法案件;学术争论类事项。
Q3: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怎么办?
A:收到答复30日内可申请复查,60日内可申请复核,全程留痕防止“踢皮球”。
1.证据链完整性
劳动纠纷需附合同+考勤记录,征地拆迁需附产权证明,医疗纠纷需附病历资料。
2.避免无效投诉
同一事项勿重复提交(系统自动合并),不采用辱骂、威胁性语言(可能被认定为恶意投诉)。
3.时效性把控
消费维权、交通事故等有时效限制的事项,建议同步进行司法程序,避免超期。